四川锦欣西囡妇女儿童医院(毕昇院区)
当前位置:首页>不孕不育

双胎妊娠如何预防双胎早产?

本文作者:陈湘 主任医师 产科主任  更新时间:2025-04-29 09:04:00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持续进步,我们注意到高龄妊娠和双胎妊娠的情况日益增多。值得注意的是,双胎妊娠的早产率显著高于单胎妊娠。

  据统计,双胎妊娠中约有58.71%的孕妇会出现早产现象[2]。这一数据揭示了一个严峻的现实:超过半数的双胎孕妇将面临早产的风险。

  早产儿由于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出生时的孕周越小、体重越轻,其健康状况和预后往往越不容乐观。

  这不仅给早产儿本人带来了健康挑战,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因此,让我们共同深入了解一下双胎早产的相关知识,以提高对此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双胎早产的发病原因

  双胎早产的病因是多因素的,除了与单胎早产一致的病因外,宫腔压力大、胎盘面积大、遗传等因素也增加早产风险,复杂性双胎治疗性早产也是双胎早产的重要原因。

双胎早产的高危因素

  早产分娩史是双胎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双胎早产风险与孕妇年龄、肥胖及种族、产次、孕前体重指数、吸烟史,宫颈锥切术以及妊娠合并糖尿病等有关。

双胎早产的预防

01.孕激素的使用

  在2020年的《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2020 年更新)》[3]中提到:无症状且中孕期超声显示宫颈管短的双胎孕妇,阴道使用孕激素可降低 <孕35周早产的风险,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以及部分新生儿疾病的患病率。

  而我国《双胎早产诊治及保健指南(2020年版)》[2]同样建议:对于 16~24 孕周阴式超声显示宫颈长度≤25 mm 的双胎孕妇,推荐每日阴道使用黄体酮400 mg预防自发性早产。

  2020年SOGC指南提出,对于16~24周阴式超声显示宫颈长度≤ 25 mm 的双胎孕妇,阴道孕酮预防自发性早产是安全有效的,从16~24孕周开始,持续用到34~36孕周。双胎妊娠推荐每日阴道使用黄体酮400 mg预防自发性早产。

02.宫颈环扎术

  中华医学会“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第一部分):双胎妊娠孕期监护及处理(2015)”解读中指出,无证据表明宫颈环扎术能避免双胎妊娠早产的发生,目前不推荐以早产病史为指征行宫颈环扎术预防早产。

  多数研究认为宫颈环扎术可能增加双胎妊娠早产的风险,且不能改善围生儿预后,故目前不推荐双胎患者行预防性宫颈环扎术。

  预防性宫颈环扎不能预防双胎早产,但若双胎孕妇在孕中期监测宫颈长度<15 mm或宫颈扩张>10 mm时进行宫颈环扎术能获得较大收益。目前国际上对于宫颈环扎术预防双胎早产的研究结论仍不一致。

  2019年SOGC临床实践指南指出,对于双胎妊娠宫颈长度<15mm者,环扎手术可能是有利的,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当宫颈扩张>1cm时与单胎妊娠一样,可考虑实施紧急宫颈环扎术,可获得较大收益。

03.住院及卧床休息

  既往曾建议通过住院及卧床休息来预防双胎妊娠早产。然而研究表明,对于非复杂性双胎妊娠的妇女来说,常规住院治疗或卧床休息不能延迟孕周,并且没有任何益处。

  在妊娠期间,血液呈高凝状态,长期卧床休息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并且可能导致肌肉萎缩、便秘、睡眠障碍、抑郁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不建议双胎妊娠常规住院或者卧床休息来预防早产。

04.预防性使用宫缩抑制剂

  临床使用的宫缩抑制剂包括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安保)、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片)、缩宫素拮抗剂(阿托西班)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吲哚美辛)。

  咱们临床上使用宫缩抑制剂的主要目的是争取给予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和硫酸镁保护胎儿神经系统的时间,同时争取宫内转运的时间。但是,对于双胎妊娠,宫缩抑制剂的使用并不能延长孕周,反而会增加母儿并发症,如母亲发生肺水肿、非甾体类抗炎药在 32 周后使用可能导致胎儿动脉导管过早闭合。

  宫缩抑制剂需要医生评估后建议使用哦!

05.小剂量阿司匹林

  我国2024年早产指南[4]:【推荐12】 在早产高发地区,妊娠12周后可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口服,预防早产。此处未强调单胎双胎,尚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因此,面临我国早产现状的严峻形势,采取强而有效的措施降低早产发生率、降低早产儿死亡率和残疾率是所有产儿科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的目标。

  而占早产1/4的双胎妊娠,其自发性早产是多因素导致的结果,针对多因素展开预测方法的研究对于预防双胎妊娠自发性早产、改善围产儿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仍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高效预测或者预防双胎妊娠自发性早产。基于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可以在中孕期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及阴道 fFN 检测来预测双胎妊娠自发性早产的发生。

  不推荐卧床休息、预防性使用宫缩抑制剂、宫颈环扎术、子宫托及孕酮来预防双胎妊娠自发性早产或改善围产儿结局。

  广大孕妈们,想要避免早产,应该改掉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密切关注身体变化,且不要经常性的暴躁、紧张和焦虑。

  此外,还需要避免久站和剧烈运动,出现子宫收缩后要及时休息,出现发热咳嗽等感染时,及时就医;定期产检,科学饮食、控制体重合理增长,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劳累等。

  若孕妈们有腹痛、阴道流血、流液等需及时就医,产科医生评估病情后会给出个体化的建议。

本文撰写医生

陈湘 主任医师
陈湘 主任医师 产科主任

诊疗方向

  擅长高危妊娠如高龄,双胎,高血压及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等的门诊及住院管理。对难产的处理有丰富的经验。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及丰富的手术经验,组织参与产科疑难重症的救治及产科高风险手术。

诊疗经验

  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年,担任私立高端产科医院主任10余年。为孕产妇提供从门诊到住院的全程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 林琳, 陈敦金. 双胎自发性早产预测及预防 [J].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2020, 9(01): 25-30.

[2]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双胎妊娠专业委员会. 双胎早产诊治及保健指南(2020年版) [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0, 36(10): 949-56.

[3]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胎儿医学学组,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2020 年更新) [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20, 23(8): 505-16.

[4]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早产临床防治指南(2024版) [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4, 59(4).

文章转载自: 四川锦欣西囡妇女儿童医院(毕昇院区)[官网]